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旅游美食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看看,贵州榕江家乡特产美食,有多少你没吃过?

    信息发布者:龙游浅水
    2018-09-15 08:55:31   转载

          贵州榕江,古称古州。是一个山清水秀的沿河而建的县城。正因为依河而建,交通便利,曾经是一个商业繁荣的地方。可能是因为有过川商、粤商来此做生意的缘故,榕江小吃融合了川菜辣、粤菜清淡的特点。

    卷粉

          卷粉制作不复杂,但却很讲究。将瘦肉、窝笋、干豆腐等分别切为小四方块,炒熟备用。然后将柔软的米皮平铺在桌子上,根据需要,切成小三角块状。然后用汤勺把配料舀放到粉片内,包裹起来,成一小长形圆筒状,便就是卷粉。

          卷粉可热吃可冷吃,根据个人喜好。一般冷天会热着吃,口感更好,更暖和。冷吃在夏天 ,炎炎的夏日来一碗凉卷粉,心里凉悠悠的感觉,去热消暑。卷粉吃的时候一定要拌上酱油、豆腐卤水、酸醋、撒上葱花、姜米、辣椒面,更有滋味。

    芋头糕

          粉紫色的芋头糕,颜色粉粉的非常漂亮,而且口感也非常好,看起来像果冻吃起来有点像蛋糕的口感,不过它不是甜的而是混合着各种香料一起吃,非常有特色。芋头的营养价值很高,不仅可供食用,而且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。

    卷粉

         榕江人吃早餐第一位的肯定是卷粉,其次竽头糕,因为他们携带比较方便,很多早上起来的人该都是有工作的或上学的,时间来不及所以吃卷粉和芋头糕方便些。这里并不是说汤粉不好吃了,它和卷粉,芋头糕一样属于榕江的特色美食,是当地人最喜爱吃的一种传统早餐食品。其实榕江人只要起来没什么太赶的事,汤粉就会是首选。因为汤粉的味道也是十分的诱人。汤粉味道美味可口独具特色,口感滑爽。吃汤粉的一个主要因素,就是它的汤,所谓的汤粉,就是要多喝汤,才能真正品尝出它的味道。

    肉汤圆

          榕江的一大特产。作为榕江的一种早餐,它是用适量的糯米、大米、瘦肉末、酱油、胡椒、料酒、姜末、冬菜末、葱花制作而成。肉汤圆看相很好,饱满、润泽、白白嫩嫩的。洁白无瑕的汤包拥蔟在一起,你挨着我,我挨着你,嘟嘟的小脸蛋儿轻轻一捏就破碎。透过外皮儿,你能清清楚楚地看到里面那纯美的汤汁儿,轻轻一咬,嘴里顿时灌满了新鲜的肉汁水,细腻爽口,鲜而不腻。

          瘪是一种极为古怪,味道苦涩的食物,它是将新屠宰的牛羊家畜小肠、胃取出,把里面尚未消化完的草料和液体一起倒在木盆里,然后用纱布或十几层棕丝过滤三道,去尽草渣后黏黏的黄绿色苦涩汁液就是瘪。瘪是榕江县侗、苗群众喜爱的食物。

          千百年来,瘪一直是榕江一带少数民族百食百爱的锅中珍品。特别是塔石羊瘪。俗语说:“杀羊先分瘪,无瘪味全无。”故农村杀羊宰牛(取牛瘪)时,便出现男女老少用锅碗瓢盆在地上排队分瘪的热闹场面。而牛瘪的名气现在要数忠诚了,中国第一瘪城,也不是徒有虚名。

    腌鱼

          腌鱼,榕江公认的珍味,侗族的传统名菜,历史悠久 ,风味独特,具有健胃、助消化的功能。金秋时节,稻香鱼肥,侗族同胞于是开始忙于制作腌鱼。其制作方法是先将鲜鱼剖开去除内脏,用食盐淹渍3-4天后,用糯米饭、辣椒面、花椒面、米酒等调料与淹渍鲜鱼渗出的盐水拌匀制成腌糟,将腌糟包入鱼肚、裹在鱼皮上,然后就装入腌坛中密封发酵,3-4个月后可食用。腌鱼色泽红润,干湿适当,酸度适中,可以直接食用,特有的香气令人垂涎欲滴。放入口中酸、辣、香、甜,让人精神大振,食欲大增。也可煎、炸、烤,皮脆骨软,味纯留香,回味无穷,是接待客人的佳肴。腌鱼一般有两种口味,酸辣味和酸甜味。这种分类讲究其实也与榕江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活习性有关。

    腌肉

          腌肉,同于腌鱼,榕江珍味。腌制的最佳时间是农历十一月到次年正月间。农家过年杀猪,猪肉多得吃不完,人们就会一半拿来做香肠腊肉,一半拿来腌,这就是腌肉。腌肉制作先把肉皮用铁板烧红烙熟后刀刮水洗,切成块片或条形盐浸3-4日后放入腌桶,其佐料配制比例,腌制方法均与腌制鱼相同。其口感柔软,酸、辣、香、甜,可直接食用亦可煎、炸、烤,味道鲜美,增强食欲,振奋精神。

    侗族烧鱼

             俗话说侗不离鱼,吃烧鱼是侗族人民的一种传统习俗。侗族的烧鱼,历来以其味道鲜,嫩,香,美著称,而且吃法新颖别致,饶有风味。其制作方法是先除去苦胆,然后用温火慢慢将鱼烤熟,慢慢烘,缓缓烤,一直把鱼烧得焦黄滴油,而后去掉内脏,加盐、辣椒、生姜、大蒜和临时采集的野生香料,韭菜、毛毛菜等当地特有的原生态野菜混合拌匀。

    濑粉

          濑粉由榕江特产的贡米加上一点糯米混合在石磨上碾压成米浆,再将米浆按量倒入大铁盘中用大火蒸。2分钟后米浆在蒸汽的作用下由液体变成了固体,将米粉沿着大铁盘的轮廓,由上往下卷起来,再用筷子将其分割成3—5CM小块,在碗内添加已烹饪好的榕江特色黄焖牛肉、狗肉、鸭肉……等等一些佐料,再将濑粉加入调料碗里,一碗地道的榕江濑粉就完成了。热腾腾的濑粉新鲜、香糯、绵软,极大的保留了榕江贡米的营养和甘甜,极获得吃货们的喜爱。美食当前,总能有所思,或馋性千娇,或垂诞欲滴,说的就是濑粉。

    甜藤粑

        甜藤粑作为一种只有农历三月三才能吃到的榕江特产,这里也有它的故事。

           相传,在好久以前,有个侗族青年小伙子在农历的三月三这天,上山砍柴时用一种藤捆柴,这根藤的皮满是花雀斑,像蛇皮,且很香甜、无毒,人们称为“甜藤”。晚上,他做了个梦,有位鹤发苍苍的老人对他说:“老弟,你们这里毒蛇许多,常常咬伤人;那么,白昼你捆柴的那根藤子,请不要烧火,可拿来制成糯米粑粑吃,如此以制止毒蛇咬伤人。同时,还可辟邪、不痛肚子”。越日,这位小伙子根据梦中老人说的话去办。果然,他上坡砍柴,遇到老蛇时,老蛇都怕他,看到他便“飕”地梭下坡去了。于是,这位小伙子就把这事报告给各人,各人都根据这个要领去做,很起作用。从那以后,“三月粑节”便由此而形成,并承传至今。

    腌生

         腌生,顾名思义是一种腌制和生的凉菜,榕江本地人俗称腌生。

          然而,它和其它地区凉菜并不一样,不同的调料出来的腌生有不同的味道。这主要看是什么辣椒自制的,比较常见的有酸辣椒和干辣椒面两种。又酸又辣符合西南地区人的口味,它具有使人开胃,健脾,助消化的功效。在烦闷或舟车劳顿时尝上几口令人心旷神怡。

          要数正宗腌生,最值得去的就是榕江红七军旧址旁半封闭的小院里,进去看到腌生整齐摆放在盆具里,透明玻璃盖,光是看新鲜的绿色的腌制好的材料呈现在眼前,口水就忍不住蠕动起来了。在春夏阳光明媚的季节里,尝上几口,酸辣麻各种味道在舌尖蔓延,味蕾收到极大震撼,让人意犹未尽!

    凉粉

          榕江的凉粉有两种形状,这一点和其他地方的凉粉只有一种形状不同,会吃的榕江人把水芋粉用开水搅拌成糊状后,把水芋糊放在一个底部布满小孔的盆上,用手或者是工具把糊往下压,这样就形成了形状类似葵花的粉条,这种凉粉榕江人把它叫做葵花粉。吃了葵花凉粉后有降火的功效。另一种凉粉是用凉粉米子用纱布扎好,放在凉水揉搓,当有胶质感出现后加少许熟石灰水并迅速搅拌,静置待其凝固,吃的时候加入熬成液态的红糖、冰水、红枣、香蕉片等,在炎炎夏日来碗凉粉是既能解暑又能一饱口福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